5月轿车销量榜炸了!合资油车被挤到角落,4席全靠“自杀式降价”撑着。
油车只剩4席。
丰田凯美瑞(图片|配置|询价)居然挤到第十?换代后爬坡一年,5月销量环比涨17%,同比直接翻一倍多。但谁不知道它靠啥?全系降5万,入门版硬压到12万级,混动车的省油口碑+智能升级,才勉强保住合资B级车销冠。

隔壁大众速腾更拼。1.5T主销车型落地12万出头,德系品质+燃油车的便利,专吃保守用户。一汽大众千家4S店的下沉网络,修个车比奶茶店还近。不过新速腾L官图刚出,隐藏式门把手估计要被骂——油车学电车设计,总感觉哪儿不对。
朗逸更惨。曾经的合资轿车老二,现在第八名,还得靠“自杀式降价”保命。标准版降6万,顶配都不到10万,之前推的新锐版反而成了鸡肋。这波操作像极了超市清库存:“便宜卖了!再便宜卖了!”
日系独苗轩逸撑到第五。5月卖2.86万,今年最好成绩,1-5月累计11.2万。入门车6万多能开走,e-Power混动优惠后也杀进10万赛道。但不支持充电这事儿,被插混车型按在地上摩擦——用户要的是绿牌+低油耗,你给个不能充电的混动,像极了送奶茶没吸管。
轮到新能源车表演了。
五菱宏光MINIEV还是“人民的代步车”。3.28万起,补贴后2.7万落地,比油车首付还便宜。四门版4.48万起,快充+四座,实用性拉满。就是北方冬天续航打对折,开着像电动轮椅——但便宜啊,要啥自行车?
秦PLUS拿了季军,DM车型卖2.3万,EV卖6千多。25款升级DM5.0+天神之眼,可内有秦L分流,外有星愿、合资油车降价抢市场,月销再难回四五万的巅峰。去年这时候谁能想到,曾经的销冠也得“卷”成这样?
小米SU7争议中杀到第六。5月卖2.8万,连续5个月中大型轿车第一,前5月13.2万,完成年度目标38%。虽然增速放缓,但YU7要来了,35万目标稳了。隔壁余老板估计得骂:“这波被小米偷家了!”
海鸥第二,3.1万销量,占比亚迪11.7%份额。最近补贴政策猛,关注度飙升。更绝的是杀到欧洲15国,价格比同级便宜30%以上——欧洲人看着“2万多欧”的标签,估计得蹦出几句“För helvete!”(瑞典语:见鬼了!)
冠军是吉利星愿。5月3.87万销量,前5月16.4万,自主品牌榜首。最狠的是5月20日交付量破20万,221天完成,平均97秒卖一辆。这速度比奶茶店卖奶茶还快,直接抢了海鸥之前的“性价比王者”位置。
现在的车市像场战争。油车靠降价“续命”,新能源车用技术“抢滩”。有人说油车还能扛,毕竟三四线城市充电不便;有人说新能源车迟早一统江湖,技术迭代太快。但看看销量榜,4个油车挤在八九十和第五,剩下全是新能源——趋势这事儿,销量不会撒谎。
你猜下一个能挑战星愿的A0级车,会是哪家的?
声明: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,仅供参考。